最新案例

云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展示

发布时间:2024-09-06 15:57:42    浏览:

[返回]

  四是开展X个特别活动。包括聘请专家到学校开展心理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通过学校橱窗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建设心理健康文化长廊、创办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专刊、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等。

  新平县在构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六个一体化”工作体系。

  二是教师培养专业化。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主题式”教师培养培训计划★■,着力打造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专兼职教师“三支队伍★◆◆■■★”。

  四是精心协调配合,把好宣传教育■★“风向标”。加强与宣传、网信★◆★★★◆、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乡(镇、社区)医疗单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建立校地共育★★◆■■、校医共育和校校共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协作机制,联合开展法治教育、学校教育、心理辅导、亲子活动进社区■■■、心理关爱入家门等宣讲,推出青少年电台,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三是扎根班级★◆◆,三全育人。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题会议◆■■;每月在校会上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每年在“班主任节”和◆★■■◆■“辅导员节”开展心理健康班会■■★。

  为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发展大会精神★◆◆◆,推进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省教育厅甄选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面向全省中小学进行推广,旨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二是用好★■◆★“五育并举”扩音器,齐当心理健康“践行者”。组织开展■◆◆“庆★■■★‘六一’ 感党恩”“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等主题演讲比赛活动436场次;组织近16万名学生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典耀中华◆■◆”等系列读书活动1450场次;聘任312名法治副校长通过以案说法、现场咨询、模拟法庭等方式广泛开展反◆◆■、防校园欺凌、法治知识等宣讲教育500余场次。落实国家★■◆★◆“双减”工作要求,确保各中小学每2周至少有心理健康教育1课时■★,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以◆★◆■★■“运动健心◆■■★◆,劳动强心”为主线■★◆◆■■,组织开展知识竞赛、绘画比赛◆■★◆★、阳光跑步、拉拉操比赛、心理剧、音体美兴趣小组及课内外劳动实践等活动2600场次,覆盖全州中小学生87046人次。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围绕三维六品的育人目标,即培养■◆◆◆★■“受人尊重和欢迎★★◆■、对社会有贡献、能感受幸福和快乐的人”,学生具备有爱心◆★、负责任■◆★★、善思考★★■■◆◆、能合作★■★■◆、有毅力及心态阳光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品质■★◆★■■。制定★★“四+行动计划■■◆★”:课堂+课程、普查+辅导、专职+兼职★■★、学校+家社,编织了一张心理健康工作网。

  三是搭好“部门协作”大平台■■■★◆,齐当心理健康“建设者◆★■◆”◆◆■。与州妇联联合成立西双版纳州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聘请学校、医院、公检法等领域99位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服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建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网上咨询室,并开通家庭教育服务咨询热线,延伸触角打造心理健康“一站式”服务★★◆◆★。全州各中小学均设置1名健康副校长,每学年组织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做到监测预警全覆盖。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举办4期全州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2948名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参与,常态化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亲子实践活动15283场次★◆★★★。

  四是整合力量,实现多方资源有机结合◆★◆。不定期召集相同需求家长◆■◆,邀请专家举办专属心理课堂◆◆★■◆,提升家长心理基础知识储备★★★■■,现场答疑解惑,形成家校合力。建立由学生成长中心牵头,其他部门辅助,专兼职心理专职教师主要负责,班主任协助,法治副校长、家长、社区■★◆■、医院、派出所联动支撑的心理健康保障系统,全力保障师生的心理健康。

  五是凸显成效,彰显特色。走进★★★★◆◆“六类”学生家里进行校访,每月设定★◆◆“校长接待日◆◆★★■”,构建家校沟通的桥梁。构建7653家委会,7个校级家委、6个年级家委、5个班级家委,设立一个专人专题的家委活动室◆◆■;每周一期家长百家讲坛★◆◆■,每月每班一节家长进课堂,每月一期家长夜校,由各位家长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每学期举办一期“魅力妈妈 力量爸爸”专题沙龙■★■■■◆,将家长们的育儿智慧整理出书;提出“六好◆◆■”家长★■,在每学期末进行评选和表彰。

  三是精准聚焦发力,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打歌”。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根据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对心理危机重点对象和人群跟踪服务制度,对提示预警人员进行复检■★、干预,完善《预约登记表》《咨询记录表》等相关痕迹材料。畅通从学校到专业诊治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

  三是以终为始★■◆◆,提升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对全校500多位教师定期开展培训,普及自我情绪调整、常见心理情况的应急处理等知识。通过心理测评、全员访谈、教师团辅等形式,提升全体教师的自我关怀能力,一对一教师心理访谈累计达到200多人次。

  一是执★★■◆“统筹谋划■■”记录笔,当好心理健康★■“守护者”。高位推动,成立全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召开西双版纳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点对点精确通报心理健康工作实践数据,并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监测预警、干预处置◆◆★◆■、课程设计、部门协作等方面提出硬任务★■■◆★、定下硬指标。不断壮大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将“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纳入《西双版纳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方法路径◆◆。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内容载体,要求各学校、幼儿园创新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活动课■■★★★◆、团体辅导■■★◆★、心理游园等★■■★。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与实施”月研训活动★◆★◆■★,采取主题教研方式进行全学段课程一体化建设探索■★◆◆■★。扎实深入开展主题课例研修,通过中小幼结对备课、说课■★、授课◆★◆、评课★■、改课等环节,打造优课资源。部分学校参与清华大学积极心理百城项目,进行不同阶段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

  一是打造心理服务阵地。建成130平米集接待室★◆■★■、音乐放松室◆★、咨询室■★、团辅室★◆★◆、个体咨询室■■◆■、沙盘室为一体的学生成长指导中心,配备2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

  五是干预机制实用化。每年针对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学生开展学生心理状况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和重点人群名单,提高日常预警能力和针对性。每学年开展2次危机干预应急演练。通过入校随访、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和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对其家长及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转介治疗及就医建议等。

  一是精心组织领导,用好手中◆■★★■“指挥棒★■◆◆”◆★。成立临沧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和部署全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召开全市学校心理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印发《临沧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部署■◆■■★★。

  一是明确工作思路,夯实建设基础■★■■◆。明确中小幼一体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建立安宁市心育教师团队、安宁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教师志愿者团队★■★◆★、安宁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三个平台,教师来源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等各学段■◆,以工作室成员为主体,开展一体化体系建设。

  一是职能职责具体化。先后印发《新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新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做好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十件事的通知》《新平县教育体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制度保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面。联合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卫生健康局等11个部门成立新平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安宁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幼一体化体系,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达5个100%★★■◆■■,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率达100%、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达标率达100%、中小学心育课程开设率达100%、心育活动开展率达100%★■■◆■、心理测评系统覆盖率达100%。

  六是育人途径多样化。全县中小学幼儿园100%建立家长学校,同步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开放日、家访等方式加强家校合作■◆■,扎实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精要培养骨干◆◆★★★■,打造薪火相传■◆“生力军”。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实际操作规范化培训,将临沧市第一中学、临沧市民族中学和临沧技师学院作为规范化培训基地◆◆,通过1个学期跟岗培训,分批为县(区)★◆■、市直学校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带头人。通过“校社合作”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坊系列培训、组织参加清华大学“国培计划——云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送教进学校等。成立临沧市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按照“1×11×5■■■”(1名主持人带11名成员,每名成员带5名学员)的模式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目前◆◆◆,全市共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1179名。

  一是健全机制■★■◆■★,三级防护。建立学生规划教育工作机构,制定和完善心理辅导工作制度、心理咨询保密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三级防护机制,一级防护由班主任和辅导员担任,二级防护由校领导和心理健康骨干教师构成,三级防护依托区级心理健康中心及外聘专家,依托专业力量为有心理危机的同学服务,遇到严重心理疾病及时转介。

  二是聚焦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实践。围绕制度建设一体化、课程建设一体化、心理辅导一体化■■★◆,制定完善《安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指标体系(2022年修订版)》《安宁市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园和示范园评估指标体系(2022年修订版)》三级指标体系,以评促建◆◆◆★★■,指导实践。

  四是注重实效,丰富活动。开设自定式课程——育心班,由心理健康团队的4位教师对有需要的同学开展团辅活动。结合“5·25★◆”心理健康日■■◆、★★■◆“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多维度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出版《知心育人好老班》《手把手教你做好新教师》《平安导航—心理健康教育知与行》等著作。

  三是开展好建档、监测、课程、团辅、个辅、心理健康节六项常规工作。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做到一生一档★★。每年定期进行学生心理监测,并及时归档◆★,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横向与纵向动态监测,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每班每周1课时,入课表。在此基础上,因时制宜■■■★,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辅导。因材施教,对有需求的学生做好个体辅导和个案跟踪工作,每周一至周五12:00—14:00、17:20—19★★:00开放心理辅导室,由心理教师轮流值班对有需求的学生做个别辅导。每年5月组织心理健康节,开展心理剧比赛,参赛心理剧均由各班教师和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选题立足于校园生活,故事取材于身边,内容涉及亲子关系、青春期困惑、学业压力、校园欺凌等■★■★。

  三是课程建设规范化◆★★■◆。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课表◆◆,征订教材,配齐专兼职教师■◆★★■◆,小学4至6年级每学期每班不少于2课时,初中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高一年级不少于8课时,高二■■★◆、高三年级不少于4课时,中职学校参照普通高中标准开足课时■★■。每年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课课赛◆★◆★■,以赛代训、以赛促研,提高班主任和专兼职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四是硬件设施普及化。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补齐硬件设施短板。目前全县建有心理辅导室18个,计划在2024年完成心理辅导室建设全覆盖任务■★★■■。

  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建立学生、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6+X”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服务模式,即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的6项常规内容和X个因势利导的特别活动◆◆■★。

  二是建立三级预警机制■■◆。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全面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危机防护工作,形成一级预警;各班班主任及各年级组长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班会课■◆◆,及时发现学生异常问题◆■,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形成二级预警;学生干部及学生心理委员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团员的骨干作用,发现异常情况及早报告★★◆◆■◆,形成三级预警。

  一是建强硬实力,数字化提升专业化★■★◆■。逐步实现一校六区◆★★◆■“阳光小屋”全覆盖,努力打造设备完善的心理健康室,设有标准化心理咨询室■★★■◆、沙盘室、宣泄室等,配套设施有心理自助系统◆★、智能体感互动宣泄系统、智能拥抱引导系统★■■、心理自助服务系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等,免费为全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团体辅导、宣泄放松等多项服务。利用■★◆◆★◆“心理月报表”监控并追踪学生心理状况,为心理干预提供动态数据支撑,通过每轮筛查数据的结果,对预警或超预警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

  二是关注学生成长,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形成“测评筛查—教师访谈—日常追踪—预警或超预警二次访谈一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分层级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线多人次◆★◆◆★,学生心理测评后根据需要一对一访谈累计500多人次。

  二是完善设施,壮大师资队伍。建设个体心理辅导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心灵书吧★◆★■■◆、团辅教室等功能室。践行“人人都是心理健康员”的理念★★◆★,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的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目前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名,持有心理相关证书教师3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37名,获得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教师44名◆■◆◆,外聘专家6名。

搜索